科技与标准实验室网站  |  OA登陆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音像电子出版物

最后的旧书店

《最后的旧书店》作者朱传国是合肥增知旧书店的老板,圈内习惯称他为“老朱”。2015年4月,知名媒体人、《新安晚报》编委、采访中心主任章玉政在朋友圈发布的一则微信,让更多的爱书人认识和了解了老朱的增知旧书店以及他传奇的创业经历。微信中说,眼下,增知旧书店老板朱传国被查出罹患癌症打算关闭旧书店,希望身边爱书朋友能关注和支持下。消息发布后,引来各方爱心支援,许多爱心人士前往淘书以示支持。热心人士的善良举动,温暖着这座城市,也温暖着每一个人,更是引来省内各大媒体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关注。众人拾柴火焰高,据说8天的营业额即达到12万元,暂时缓解了老朱治疗的经济负担,更坚定了老朱把旧书店开下去的决心。

  其实,我和老朱认识算起来也有八九年时间。老朱的旧书店开在合肥六安路上,在圈内小有名气,是爱书人常去的地方。我也隔三差五去光顾,并买上几本喜爱的旧书。通过媒体报道,对老朱的传奇经历有所了解:十多年前下岗后,就干上了售卖旧书这个行当,从开始的街头摆摊到现在的书店,老朱不仅将旧书店坚持了下来,而且他自己也是痴迷于其中、乐在其中。老朱卖书,价格公道,很少讨价还价。他有一种读书人特有的见解,为人豪爽,爱憎分明。在增知旧书店,我前前后后买了近百本旧书,与老朱及书店也结下了一定感情。 

       当实体书店受网络冲击越来越大时,旧书店生存越发维艰。对于爱书人来说,眼看着一家家书店、旧书店或从闹市转向穷僻之处,或干脆关张,内心涌出来的,不仅仅是不舍,更多的是某种在消失了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之后的失落。

       然而旧书的潜在价值早就被文化界人士所关注和认可。安徽出版集团原董事长、省出版协会主席王亚非认为,一个城市一定要有书店,不管是旧书店还是新书店,旧书店更能体现一个城市的时代变迁,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图书本身是一个记录历史,记录故事,记录情感的很好载体。从出版业来看,旧书具有很大的交易市场,价值甚至要高于新书。厦门大学教授、著名学者谢泳在《最后的旧书店》序中写道,旧书业的命运虽然有些凋零,但它的最终命运还是美好的。新书店的命运未必好,但旧书店的命运因为与学术联系在一起,越往后,旧书店的命运可能越有转机。安徽省文联、省作协名誉主席季宇表示,在我们这个时代,传统书店已受到严重冲击,旧书店更是处境艰难。但对读书人来说,旧书店的价值却无法取代。如今,增知旧书店之所以引起关注,也是因为朱老板办书店,除了谋生之外,更多是出于一份文化情怀。

       老朱被大家称为“文化摆渡人”,意即是把一些人不再需要的旧书,摆渡给那些需要的人。试想一下,如果那些旧书没有被老朱淘回来,命运可能就是进了废品收购站,旧书原先所承载的那些文化价值,也就灰飞烟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家旧书店,就是一个文化地标,总会牵动一座城市的内在情怀

版权所有 © 时代新媒体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2003-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ICP经营许可证号 皖B2-20090038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2004)字0016号

皖ICP备2022008764号-2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083号